被子植物分类
分类基础
两界系统:植物界,动物界
三界系统:原生生物界,动物界,植物界
四界系统:原生生物界,真菌界,动物界,植物界
五界系统: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动物界,植物界
植物分类学主要分类单位:界、门、纲、目、科、属、种
分类的基本单位:种(species)
种:一定自然分布区,形态生理特征,个体间具相同的遗传性状,彼此交配产生后代
亚种(subsp:ssp):不同分布区因生境不同形成的形态,生理的差异。分布,生态或季节上有分离,但不是生殖隔离
分类的任务和意义:
- 将植物分门别类,鉴定到种,解决如何识别植物的问题
- 建立反应植物亲缘关系的分类系统
- 相关学科的基础
- 更好的认识和利用植物
经典的分类方法:根,茎,叶,花,果实
与相邻学科的交叉:化学分类,染色体分类,分子生物学分类
恩格勒系统
1897年恩格勒,柏兰特《植物自然分科志》
假花学说:裸子植物买麻藤类单性孢子叶球演化成葇夷花序进一步成单性花再两性花
被子植物分为:
1.双子叶植物纲:
(1)原始花被亚纲
(2)合瓣花亚纲
2.单子叶植物纲
单性,木本,风媒是原始类型
单子叶植物在双子叶植物前(1964年更正)
哈钦松系统
1926年和1934年 英国《有花植物科志》
真花学说:已灭绝的裸子植物本内苏铁两性孢子叶球演化成两性花
两性、花部分离、虫媒是原始类型
木兰目→木本
毛茛目→草本
单子叶植物起源于双子叶植物毛茛目
塔赫他间系统
1954年 前苏联《被子植物起源》
打破将双子叶植物分为离瓣花亚纲和合瓣花亚纲
- 被子植物起源于种子蕨
- 草本植物由木本植物演化而来
- 单子叶植物起源于原始双子叶植物睡莲的莼菜科
- 芍药科从毛茛科分出单独成科
被子植物分为:
- 木兰纲:7个亚纲(木兰,毛茛,金缕梅,石竹,蔷薇,五桠果,菊)
- 百合纲:3个亚纲(泽泻,百合,槟榔)
克朗奎斯特系统
纽约植物园主任1958《有花植物的进化和分类》
- 现代所有生活的被子植物都不可能是从现代的其他亚纲植物进化而来
- 被子植物起源于已灭绝的种子蕨
- 木兰亚纲是被子植物的基础复合群,木兰目是被子植物的原始类型
- 柔荑花序各目起源于金缕梅目
- 单子叶植物起源于类似现代睡莲目的祖先
- 泽泻亚科是百合亚纲进化线上近基部的一侧枝
被子植物分为:
- 木兰纲:6个亚纲(木兰,金缕梅,石竹,蔷薇,五桠果,菊)
- 百合纲:5个亚纲(泽泻,百合,槟榔,姜,鸭砣草)
被子植物分类原则
亲缘关系和进化顺序
原始 | 进化 |
---|---|
木本 | 草本 |
常绿 | 落叶 |
互生叶 | 对生,轮生 |
两性花 | 单性花 |
花各部多数 | 少数 |
重被 | 少被 |
辐射对称 | 两侧对称 |
单生 | 花序 |
子房上位 | 子房下位 |
虫媒,单沟花粉 | 风媒,三沟或多孔花粉 |
分类特征
低等植物 | 高等植物 |
---|---|
植物体无根茎叶的分化和维管束的分化,无组织分化,是原植体植物 | 植物体有根茎叶和维管束的分化,属茎叶体植物或维管植物(苔藓植物除外) |
有性生殖器官通常是单细胞的 | 有性生殖器官是多细胞的 |
合子不形成胚而直接萌发成植物体,故称无胚植物 | 合子先发育成胚,再由胚发育成新的植物体,故称有胚植物 |
常生活在水中或阴湿的地方 | 多为陆生 |
单子叶植物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
须根系 | 直根系 |
无次生生长,茎内维管束散生,无形成层 | 次生生长,茎内维管束环状排列,有形成层 |
叶具平行脉或弧形脉 | 叶具网状脉 |
花基数为3 | 花各部分基数为4或5 |
胚具一片子叶 | 胚具两片子叶 |
真果:完全由子房发育成的果实
假果:除子房外还有其他花的部分参与发育的果实
心皮:具有繁殖功能的变态叶
单雌蕊:一个心皮组成的雌蕊
离心皮雌蕊:数个彼此分离的心皮形成的雌蕊
单果:由一朵花中只有一个雌蕊的的子房发育而来的果实
聚合果:由一朵花中的离心皮雌蕊发育而成的果实
复果:由整个花序发育而成的果实
无限花序:开花顺序由花轴下部渐及上部,或由边缘渐及中心
有限花序:花序顶端或中心的花先开,渐及下部或周围,由于顶花先开,限制了花序轴的继续伸长
木质茎:在茎的内部构造中,木质化细胞很多,茎的质地坚实而通常高大,凡具有木质茎的植物称为木本植物
草本:具有木质部不甚发达的草质或肉质的茎,其地上部分大都于当年枯萎的植物体(草本为草,木本为木)
藤本:茎干细长,自身不可直立生长,必须依附他物而向上攀缘的植物
芳香植物:具有香气和可供提取芳香油的栽培植物和野生植物的总和
繁殖:通过生物的方式产生新的个体的过程
营养繁殖:不通过有性途径,而是利用营养器官:根、叶、茎等繁殖后代。营养繁殖能够保持某些栽培物的优良性征,而且繁殖速度较快。主要有分根、压条、叶插、芽叶插、扦插、嫁接等。是植物繁殖方式的一种
无性繁殖:不涉及生殖细胞,不需要经过受精过程,直接由母体的一部分直接形成新个体的繁殖方式。无性繁殖在生物界中较普遍,有分裂繁殖、出芽繁殖、孢子繁殖、营养体繁殖等多种形式
有性繁殖:利用雌雄授粉相交结合成种子繁殖后代的方式,有利于基因交流, 会产生更适合环境的后代,更有利于整个自然界的进化
单体雄蕊:被子植物花中雄蕊存在的一种形式。植物的一朵花内有雄蕊多枚,花药完全分离,而花丝彼此连结成筒状,包围在雌蕊外面
四强雄蕊:植物界双子叶植物纲被子植物门十字花科的一种植物。花中雄蕊存在的一种形式。 植物的花有雄蕊6枚,其中4枚花丝(位于内轮) 较长,另2枚花丝( 位于外轮)较短。 以十字花科植物为代表
茎,叶
匍匐茎:沿地平方向生长的茎。基部的旁枝节间较长,每个节上可生叶、芽和不定根,与整体分离后能长成新个体,故可用以进行人工营养繁殖
平卧茎:茎平卧地上而生长,枝间不再生根
攀援茎:茎细长,茎幼小时较为柔软,不能直立,而是以卷须(如葡萄﹑黄瓜)、不定根、或吸盘(如爬山虎)等特有的结构攀援支持物上升生长
缠绕茎:自身无法直立,要绕在其他物体上才能向上生长的藤茎。茎幼小时期较为柔软,不能直立。如牵牛的茎
单叶:一个叶柄上只生一个叶片
复叶:一个叶柄上生有2个至多个叶片
单叶 | 复叶 |
---|---|
由一个叶柄和一个叶片组成 | 在总叶柄或叶轴上生着许多小叶,各小叶常有小叶柄 |
叶柄基部有腋芽 | 总叶柄基部有腋芽,各小叶基部无腋芽 |
各叶自成一个平面 | 许多小叶片在总叶柄或叶轴上排成一个平面 |
脱落时叶柄叶片同时脱落 | 脱落时小叶先落,总叶柄或叶轴最后脱落 |
全裂单叶 | 复叶 |
---|---|
裂片的形状与大小差异很大 | 每小叶的形状与大小基本相同 |
裂片基部没有关节 | 每小叶基部常有小叶柄,并与总叶柄相接处有关节 |
复叶 | 枝条 |
---|---|
复叶的叶轴顶端无顶芽 | 纸条顶端有顶芽 |
复叶的叶柄基部有腋芽,小叶基部无腋芽 | 枝条基部无腋芽,叶片基部有腋芽 |
复叶的所有小叶排列在同一平面上 | 枝条上的叶片呈多方位排列 |
复叶脱落,落叶时小叶先落,叶轴最后脱落 | 枝条一般不脱落,但其上的叶片脱落 |
花
按雄蕊和雌蕊的状况:
- 两性花:一朵花中,不论其花被的存在与否,雌蕊和雄蕊都存在而正常发育的花,如丁香,油菜
- 单性花:一朵花中只有雌蕊或雄蕊存在而正常发育的花,只有雄蕊的叫雄花,只有雌蕊的叫雌花
- 杂性花:一种植物既有单性花又有双性花,如文冠果,元宝枫
按花被的状况:
- 两被花:一朵花中同时具有花萼和花冠的花,如山桃,萝卜
- 单被花:一朵花中不具花萼和花冠的花,如杨,柳
- 重瓣花:一些栽培植物中花瓣层(轮)数增多的花,如月季,碧桃,重瓣榆叶梅
按花被的排列状况
- 辐射对称花:一朵花的花被片大小,形状相似,通过它的中心可以做出两个以上的对称面,又称整齐花,如桃,李,白菜
- 两侧对称花:一朵花的花被片大小,形状不同,通过它的中心只能按一定的方向做出一个对称面,又叫不整齐花。如菜豆,一串红
- 不对称花:一朵花的花被片大小,形状不同,通过它的中心不能作出对称面的花,如美人蕉
蝶形花冠:花瓣5片,离生,成两侧对称排列,最上一片花瓣最大,称为旗瓣,侧面两小片成翼瓣,最下两片合生并弯曲呈龙骨状,称为龙骨瓣。如紫藤,金雀儿,刺槐,豌豆等蝶形花科
唇形花冠:花瓣五片,基部合生成筒状,上部裂片分离成二唇状,两侧对称
判断复雌蕊的心皮数目:一个复雌蕊的心皮数常与柱头,花柱,子房室,果实数目一致,以此判断复雌蕊的心皮数
花序:许多花按照一定规律排列在花轴上的方式,分为无限花序和有限花序
无限花序:一种类似于总状分枝的花序,开花顺序为自下而上或自周围向中心
有限花序:开花顺序为自上至下或自中心向周围
禾本科植物的花序由小穗组成,有穗状,总状,圆锥状等。
小穗:花序的组成单位,通常由一对颖片包住1朵(如水稻)或多朵(如小麦)小花
颖片:外颖,内颖,相当于苞片
小花:通常由外稃,内稃,2枚浆片,1枚雌蕊,3枚或6枚雄蕊组成
外稃:具芒,相当于苞片
内稃:相当于外轮花被片
浆片:常肉质透明,相当于内轮花被片
果实
果实有真果,假果之分。真果完全由子房发育而成,假果是除子房外还有花托或其他部分参与果皮的形成
根据果实的形态结构可以分为单果,聚合果和聚花果三类
单果:由一朵花中的单雌蕊或复雌蕊子房形成的果实
聚合果:由一朵花中的离心皮雌蕊发育而成的果实
聚花果:由整个花序发育形成的果实
花程式
为了简单说明一朵花的结构,花的各部分组成,排列位置和相互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或图案把一朵花的各部分表示出来,前者称为花程式,后者称为花图式
花程式表达顺序:性别符号,对称情况,花萼,花冠,雌蕊,雄蕊
一种植物的花只有雄蕊或雌蕊——单性花雌雄异株
一种植物的花既有雌蕊又有雄蕊,且雌蕊和雄蕊分散在两种花上——单性花雌雄同株
一种植物的花既有雌蕊又有雄蕊,且雌蕊和雄蕊分散在一种花上——两性花
符号 | 含义 |
---|---|
* | 整齐花或辐射对称花 |
↑ | 不整齐花或两侧对称花 |
♂ | 雄花 |
♀ | 雌花 |
♂/♀ | 单性花雌雄异株 |
♂♀ | 单性花雌雄同株 |
不写或⚥ | 两性花 |
注:花被=花萼(所有萼片)+花冠(所有花瓣)
字母 | 含义 |
---|---|
P | 花被 |
K | 花萼 |
C | 花瓣 |
A | 雄蕊群 |
G | 雌蕊群 |
雌蕊后有三个数字(心皮数目:子房室数:每室胚珠数),用冒号将三个数字隔开
数字 | 含义 |
---|---|
∞ | 多数,不定数 |
x | 少数,不定数 |
0 | 缺少某一轮或退化 |
1,2,3..... | 数字 |
特殊符号 | 含义 |
---|---|
数字外加() | 花的某一部分相互联合 |
+ | 同一花部有多轮或同一轮中有几种不同的联合和分离的类型 |
- | 同一花部的数目之间存在变化幅度 |
-(短横线) | 表示子房位置 |
被子植物常见科
双子叶植物
木兰科
形态特征:木本,稀藤本,有香气,单叶互生,常全缘,常具托叶,花辐射对称,雌雄蕊多数,分离,螺旋排列在延长的花托上。聚合蓇葖果或聚合浆果。
代表植物:含笑,荷花玉兰(广玉兰),鹅掌楸,白兰花
本科是双子叶植物中最原始的科。
樟科
识别要点:木本有油腺,单叶互生革质;花两性整齐3基数,花萼花瓣状;核果,无胚乳。
本科植物叶革质全缘,离基3出脉,花序圆锥状。
代表植物:樟树,肉桂,紫楠,山胡椒
毛茛科
多年生,草本,叶基生,许多性状原始,被认为是草本植物祖先。多数植物有药用价值。
识别要点:草本,萼片、花瓣各5枚,或无花瓣,萼片花瓣状;雄、雌蕊多数、离生螺旋排列。多为聚合瘦果。
代表植物:芍药,黄连,毛茛,石龙芮,白头翁,乌头,牡丹
睡莲科
识别要点:心皮多数联合,浆果。其他同莲科。
代表植物:睡莲,王莲 睡莲目-莲科
识别要点:水生草本,具根状茎,叶盾形近圆,花大单生花托海绵质、漏斗形,花被多轮,雄蕊多数,花药瘦小,有延伸药隔,心皮多数,坚果革质。
代表植物:莲
罂粟科
识别要点:草本,有乳汁,无托叶,萼片早落,雄蕊多数分离,子房上位,侧膜胎座,蒴果。种子有乳。
代表植物:罂粟,虞美人
桑科
识别要点:木本,单叶互生,具乳汁;花小单性成各式花序,4基数,雄蕊与萼片同数而对生;聚花果。
代表植物:桑,无花果,菠萝蜜,榕树,构树 榆科
识别要点:木本,单叶互生、叶缘有锯齿,叶基不对称;花小单被,4基数;翅果、核果或坚果。种子无胚乳。
代表植物:榆,榉,朴,青檀
胡桃科
识别要点:落叶乔木,羽状复叶,雄花序柔荑花序状,子房下位,1室或不完全2-4室,坚果核果或翅果。
代表植物:胡桃,山核桃,枫杨,化香
金缕梅科
识别要点:木本,多单叶互生,有托叶,全体被星状毛。萼筒与子房壁合生,子房下位,2室,花柱缩存,蒴果,木质化。
代表植物:枫香,蚊母树,红花檵木
石竹科
识别要点:草本,节膨大;单叶,全缘,对生;花两性整齐,4-5基数;雄蕊为花瓣的2倍;特立中央胎座,蒴果
代表植物:石竹,繁缕,满天星(霞草),十样锦,瞿麦,康乃馨,卷耳
藜科
识别要点:草本,稀灌木。单叶互生,无托叶。花小,淡绿色,两性或单性,花被2-5,宿存,草质;雄蕊常与花被同数而对生,胚珠1个。胞果或瘦果,胚环形。
代表植物:菠菜,甜菜,地肤,灰绿藜
蓼科
识别要点:草本,茎圆柱形,茎节膨大,单叶互生,托叶鞘膜质抱茎,单花被,花被片3—6枚,花瓣状宿存,瘦果具三棱。本科多草少木,花常成序,3-4基数。
代表植物:荞麦,何首乌,大黄,杠板归,荭草,金线草,酸模
苋科
识别要点:草本。单叶,无托叶。花小,萼片膜质,雄蕊与之对生。胞果常盖裂,胚环形,胚乳丰富。本科植物花成序,花两性或单性,雄蕊花丝基部常联合成管状。
代表植物:苋,青葙,鸡冠花,千日红,刺苋
葫芦科
识别要点:草质藤本具卷须,单叶掌状分裂;花单性、5基数;子房下位;花药弯曲、折叠;侧膜胎座子房下位,瓠果。部分植物的种子有假种皮。
代表植物:黄瓜,冬瓜,南瓜,丝瓜,瓠子,苦瓜,葫芦,西瓜
十字花科
识别要点:草本。单叶互生。花两性,花瓣4枚,十字形排列;花托上有蜜腺,雄蕊6枚,外轮2个短,内轮4个长,称四强雄蕊。侧膜胎座,假隔膜、假2室,角果。
代表植物:白菜,油菜,荠菜,萝卜
蔷薇科(被子植物的大科之一)
识别特征:茎常有皮刺或明显的皮孔。或叶有托叶。叶基有腺体,花托延伸成多种花托类型,常与花萼、花瓣、雄蕊的基部愈合成一花筒,花整齐,5基数,雄蕊多数;核果,周位花
根据其子房位置、心皮数及果实特征等分为四个亚科:绣线菊亚科、蔷薇亚科、苹果亚科、李亚科。
代表植物:苹果,桃,草莓,杏,野蔷薇,垂丝海棠,梅花,樱花,月季,玫瑰
豆科
识别要点:常有根瘤。叶常为羽状或3出复叶,有叶枕。花两性,5基数,花冠多为蝶形或假蝶形,雄蕊为2体、单体或分离。子房上位,单心皮一室,荚果。
根据花冠及雄蕊特征将其分为三个亚科:含羞草亚科,云实亚科,蝶形花亚科
代表植物:合欢,紫荆,蚕豆,云实,豌豆,花生,扁豆,槐树
大戟科
识别要点:常具乳汁。单叶,基部常有2个腺体。花单性,蒴果3室,3核,子房3室,中轴胎座
代表植物:蓖麻,乌桕,重阳木,泽漆,油桐,一品红
葡萄科
识别要点:藤本,具与叶对生卷须。叶互生,有托叶。花小,聚伞花序,4~5基数,雄蕊与花瓣同数对生,花盘杯状或分裂;上位子房。浆果。
代表植物:葡萄,爬山虎,蛇葡萄,乌蔹莓
芸香科
识别要点:茎常具刺。叶上常见透明油点,无托叶。萼片花瓣,常4~5片,花盘明显,果多为柑果或浆果。
代表植物:柑橘,芸香,柠檬,青花椒,橙子
伞形科
识别要点:芳香性草本,叶柄基部成鞘状抱茎。伞形或复伞形花序,双悬果。
代表植物:胡萝卜,芫荽,明党参,蛇床,芹菜
茄科
识别要点:草本,植物体常有特殊气味,花萼宿存,花冠5裂,雄蕊生于花冠筒上,花药孔列,2心皮,中轴胎座,浆果。花两性,整齐,五出数
代表植物:茄,马铃薯,烟草,曼陀罗,辣椒,番茄
旋花科
识别特征:草质藤本,常具乳汁,花两性整齐,5基数;花冠漏斗状,雄蕊冠生(即于花冠筒上,花冠裂片在蕾期作徊旋状排列 。蒴果
代表植物:牵牛花,甘薯,离天箭,茑萝
唇形科
识别要点:芳香性草本,方茎,叶对生具香味(含挥发油),茎四棱花柱生于子房裂隙基部,每室一倒生胚珠,四个小坚果,具胚乳。
代表植物:薄荷,益母草,一串红,百里香,夏枯草
菊科(被子植物中最大的一个科)
识别要点:头状花序;聚药雄蕊。合瓣花冠多型,有管状、舌状、假舌状、二唇形、轮状等;花萼常变为果冠毛、刺状及鳞片等,聚药雄蕊;下位子房;瘦果顶端常有冠毛或鳞片。
常分为二个亚科:管状花亚科,舌状花亚科
代表植物:向日葵,蒲公英,雪莲,非洲菊,苍耳,菊芋,莴苣
木犀科:桂花,女贞
忍冬科:木绣球,法国冬青
单子叶植物
泽泻科
识别要点:水生或泽生草本,有根茎。叶常于茎基生,有鞘,变化较大。花两性或杂性,常轮生于花茎上;萼片和花瓣均3枚;雄蕊6至多数,稀为3枚;雌蕊6至多数,有胚珠1~2颗。果为一瘦果。
代表植物:慈菇,泽泻
莎草科
识别要点:茎常三棱形,实心;叶常三裂互生或仅有叶鞘,叶鞘闭合;小穗组成各种花序;小坚果。
代表植物:莎草,香附子
禾本科(被子植物中的一个大科)
识别要点:茎常称秆,圆柱状茎,茎中空或实心,有明显的节和节间,单叶互生,成二列,叶鞘包茎秆,但常不封闭(与莎草科不同),叶有叶耳、叶舌,叶片狭长,平行脉。花序由多数小穗组成,每一小花由内外稃片、浆片二个、雄蕊3-6个,雌蕊一枚由2心皮组成,果为颖果。
竹亚科:毛竹,紫竹,斑竹,方竹,竹
禾亚科:水稻,小麦,玉米,狗尾草,芦苇
百合科
识别要点:常为草本,单叶,常具地下变态茎(鳞茎、块茎等到),植物体有时有退化的鳞片叶。花被6枚,排成二轮,雄蕊6枚排成二轮,与花被对生,雌蕊由三心皮组成三室,上位子房3室,多为蒴果,少量浆果。
代表植物:百合,洋葱,麦冬,文竹,葱,郁金香
兰科:蝴蝶兰,白芨
易混淆名词
甘薯 = 山芋 = 红芋 = 番薯 = 红薯 = 白薯 = 白芋 = 地瓜
芋艿 = 芋头 = 芋(球茎)
木薯 = 木番薯 = 树薯(块根,不定根增粗生长)
土豆 = 马铃薯 = 洋芋